上海女商人资助一名落难青年20年后再重逢青年已是兵团司令
时间: 2025-01-12 03:33:48 | 来源: 球王会注册
之所以说它传奇,不单单是因为它历史悠远长久。自从锦江饭店开业至今,已经接待过超过100多个国家、500多位国家领导及政府首脑。不仅如此,锦江饭店更是见证了上海百年以来的风雨和辉煌。
更重要的是,锦江饭店的创始人是一位身世颇为曲折的女商人。锦江饭店在这位女性的一手创建下走向辉煌,而她的名字却跟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人们淡忘。
这位女商人身上不仅有一段十分励志的创业史,还有一段十分戏剧化的经历。1929年,她资助过一位落难青年。谁曾想到二十年后,当两人再次重逢时,从前的那位青年已经成长为兵团的司令员。
1900年,清政府已经极度腐朽,新生力量还未诞生。中日甲午战争更是让外国列强看透了清廷的实力,各方势力都在中国明目张胆的划分界限。
就在黑到不能再黑的时候,上海法租界与公共租界之间的洋泾浜附近的贫民窟,诞生了一位女婴。女婴的父亲董同庆是一位普通的黄包车夫,母亲李氏则是替别人洗锅刷碗的佣人。
“宁为太平犬,不为乱世人”,阿媛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,她的人生注定是悲哀的。因为营养不良,阿媛的弟弟妹妹相继夭折。而她就像一株顽强的竹子,拼了命地活了下来。
阿媛的父母深知没有文化的人,日子过得有多苦。即便家里过得异常困难,董同庆还是与妻子商量,在女儿六岁那年将她送去私塾读书。
1912年,孙中山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南京成立。袁世凯逼迫末代皇帝溥仪退位,至此,延续两个多世纪的清政府就此终结。
从事重体力活儿的顶梁柱董同庆不幸感染风寒,他还因此差点丢掉性命。要不是李氏挨家挨户借钱,恐怕董同庆的命就保不住了。可是,即便保住了性命,董同庆也丧失了劳动能力。
原本一家人的生活就捉襟见肘。如今,困苦的生活变得更艰难。为了免遭饿死,阿媛的父母只能将刚满13岁的女儿卖到“长三堂子”(旧上海青楼),最后换回三百大洋。
阿媛知晓后,誓死不从。李氏也十分无奈,“爹娘实在没办法,如今一家人想活,只有这一个办法了。你去那里只学京戏,卖唱不卖身。只要待满三年,你就能回家了!”
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,阿媛天生一副好嗓子。再加上她生得模样俊俏,还读过几年书,相比青楼其他女子更受欢迎。
阿媛成了青楼的摇钱树,每天都有人点名要她出场。有时候,阿媛一天就要出场五六十次。
随着阿媛年纪渐长,她的身体也开始慢慢发育。从前的瘦弱女童一转眼出落得亭亭玉立,长三堂子的老鸨便暗示阿媛,想让她接客。
见过青楼女子悲惨命运的她又怎能愿意呢?阿媛深知姐妹们锦衣玉食、灯红酒绿的生活仅仅是一时之欢,若想获得长久的幸福,唯有自由和独立。
可是,那时的她还是年幼的孩子,又怎会是经验老道的老鸨的对手呢!就在阿媛不知所措的时候,一位英雄出现在了她的生命里。
那人名叫夏之时,是一位革命党人。早一点的时候,夏之时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。
当时辛亥革命爆发后,川军总司令、副都督夏之时来到上海。为了方便行动,更为了掩人耳目,夏之时经常与同僚在青楼碰面,商议国家大事。
不过,那时候的夏之时在老家有妻子,还有一个儿子。虽然他愿意为阿媛赎身,但是一身傲骨的阿媛可不愿意做别人的小老婆。所以,她始终没同意夏之时帮她赎身的请求。
不久之后,夏之时的原配夫人得病去世了。袁世凯更是大肆搜捕革命党人,不仅如此,当时他开出3万大洋的天价,只为了悬赏夏之时的人口。
为了安全起见,夏之时决定去日本躲避风头。临走之前,他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阿媛。
夏之时当即决定要为阿媛赎身。不过,她拒绝了。她担心夏之时把自己当做玩物,万一哪一天不喜欢了,会不会将自己随意处置呢?
为了检验夏之时对自己是真心的,阿媛与他约法三章:不当小老婆,去日本要读书,婚后由她主理家务。夏之时一一应允。
之后,阿媛设计灌醉了守卫,只身逃出了青楼。随后,与夏之时碰面之后一同去了日本。
到了日本之后,两人很快组建了新家庭。这时候,阿媛也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华丽转身:从清倌人成为督军夫人。
可随着国内时局变化,夏之时的内心也有了波动。1915年12月,袁世凯毅然决然登基称帝,夏之时则马不停蹄回国,准备继续闹革命。
此时的董竹君再也感受不到婚姻的美好,她不得不去处理关系复杂、思想守旧的婆家人。
或许有人以为,董竹君会爆发、会大闹!可实际上,回到四川后的董竹君在婆家可谓百般隐忍,她不仅要操持家务,还要管理账目。不过,她董竹君硬是靠着过人的本事赢得了婆家人的尊重。
可是,此时的夏之时已经没了从前的模样。董竹君越来越发现,丈夫的封建思想越来越浓,还沾染上了诸多恶习。
从前旧上海一位大佬曾经说过,“一等人有本事,没脾气。”如果按照这一个标准来看,夏之时离一个男人的最低标准越来越远。
要知道从前夏之时在董竹君的脑海里是风度翩翩的谦谦公子,如今的样子简直与从前是天与地的差距。
五四运动后,董竹君脑海中产生了经济独立的萌芽。随后,她分别在1924年和1926年开办了自己的企业:一家女子织袜厂和一家黄包车公司。
不得不说,董竹君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。没过多久,她的公司就步入正轨,开始盈利。
当时,《国民公报》和《重庆日报》两家报纸头版头条都有董竹君的消息。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,夏之时的境遇越来越糟糕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两人的差距越来越大。
随着连年战乱,董竹君越来越发现四川的局势已不再适合经商了。之后,她卖掉了公司,带着女儿们去了上海。
夏之时见到妻女来到上海,非但不高兴,还指责董竹君不该将公司卖掉。他想让董竹君回四川老家,可此时的董竹君早已经不是几年前的软弱女子了。
过来人都了解这一个道理,两个人一旦吵架多了,心就凉了。无论从前多么相爱的两个人,一旦心里有了距离,都会渐行渐远。
董竹君提出离婚。夏之时则报以嘲笑,“我们分居五年。五年内你们没在上海滩饿死,我用手掌肉煎鱼给你吃。”
为了活下来去,董竹君卖了自己的金银首饰,开了一家小饭馆。因为她的父亲以前也是黄包车夫,董竹君便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:苏北人、黄包车夫、喝水的穷人一律不收钱。
在上海,黄包车夫们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。因为董竹君的行为,让黄包车夫们对她十分感激。只要有时间,黄包车夫们就会宣传她的小餐馆。就这样,靠着口口相传的力量,董竹君的生意也慢慢变得红火。
董竹君在做生意的过程中,结识了许多人。其中一位叫做郑德音的人,是一位员。最初,董竹君想请这个人推荐自己入党。没想到因为叛徒叛变,使得上海党支部遭到打击。
一天,一位年轻人来到店里,对服务员说道,“我是李棠萼哥哥的朋友,想找董老板说点事情。”
董竹君是认识李棠萼的。早些年她在四川时,李棠萼曾向她介绍过思想。
年轻人坐稳后,看四下无人,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,交给董竹君手里。待董竹君看到信的内容时,一下子就认出了李棠萼的字迹。
年轻人看董竹君已经看完信,有些拘谨地表示,“我去湖南办事,可是将钱包丢了,只能向您来求援了。”
1930年,董竹君用餐馆的收益办了一家纱管厂。随后,她又招了100多名工人。
正当纱管厂生意蒸蒸日上之时,9月18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“九一八”事变。1932年,日军猛攻上海,使得董竹君刚刚办起来的纱管厂遭受了灭顶之灾。
此时,她与夏之时的五年之约也终于到期。夏之时如约来到上海,他以为董竹君会回心转意,没有想到他错了,董竹君依旧坚持自己的选择。
从督军夫人再离婚,这对于当时的上海滩来说,无疑是相当吸睛的八卦。很多人佩服她的勇气,有关董竹君的小道消息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。
关键时刻,四川人李崇高出现了。他到上海买办军务,拜访了董竹君并借给她两千元钱周转生意。
就这样,董竹君在上海大世界附近包下了一幢小楼,创办了锦江饭店的前身:锦江小餐。
董竹君凭借从前开餐馆的经验,将锦江小餐操持得有声有色。随着她传奇经历被传来,上海许多有头有脸的大佬都来店里光顾。比如黄金荣、杜月笙等。
之后,锦江小餐的规模更是越办越大。之后,餐馆改名为锦江川菜馆。凭借在餐饮业的实力,董竹君也成为大山海有名的女老板。
1937年11月12日,上海沦陷。董竹君的饭店开在了租界内,因此躲过了一劫。不过,日本人总想让在上海颇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董竹君为他们办事。不过,董竹君拒绝为日本人服务。
为了自保,董竹君只能带着女儿们逃去了菲律宾。直到1945年,她才悄悄返回上海。也正是在这时,董竹君与组织取得了联系。
说起杨帆,与董竹君也是旧相识。早在抗战期间,董竹君就曾向新四军援助过大量物资,当时杨帆正是新四军联络部长。
随后,董竹君应邀前往华龙路一处公寓参加宴会。没想到现场除了杨帆之外,还有两个人。
这时候,那人端着酒杯走到董竹君身边,“董先生,您还记得我吗?20年前,您对我的帮助相当大啊!”
原来,他就是1929年去董竹君的餐馆寻求帮助的年轻人宋时轮。如今的宋时轮早已经当上了司令员了。
宋时轮入党后,曾被当局逮捕过。待他出狱后,接到了去湖南组建游击队的命令。
正当他束手无策时,遇见了从前的狱友李棠萼。可是,李棠萼当时也没多少钱,他又急着离开上海。
如今20年过去了,宋时轮依然记得董竹君当年的恩情。后来,他得知杨帆与董竹君是旧相识,便请他安排了这场聚会。
后来,宋时轮又亲自登门,去锦江川菜馆看望董竹君,并送给她一份特殊的礼物:一把日本军官指挥刀。
1951年3月,当时上海市政府想在上海设立一座食宿场所,用以招待高级干部和外宾。
后来,杨帆想到了董竹君和她的锦江川菜馆,上海市政府希望董竹君能够接下这一任务。
董竹君知晓后,非常愿意为政府做贡献。最终,政府出资盘下了当时锦江川菜馆的所有设备和工作人员。随后,整体迁移到长乐路189号的华懋公寓。
有人估计,当时的锦江川菜馆估值超过15万美元,而董竹君只让政府出资3亿旧币(3万块钱)。面对如此深明大义的行为,董竹君更是被人们称作“女中豪杰”,做事更是大气。
正是因为如此,锦江饭店顺理成章成了接待到访国际友人、政府首脑的首选场所。
1991年宋时轮去世,董竹君还为他写过一首悼诗,足以看出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。
董竹君的人生可谓一段传奇,从贫困子弟到清倌人,从督军府人到女强人,董竹君的人生为20世纪的历史增加了一抹闪光。
董竹君与宋时轮之间的交往,更令人羡慕、称奇。必须得说,董竹君不愧为一位独立、自信的奇女子。